你好,看了你的留言,我感觉正如你所说,你想奋发,想让自己好,但心有余而力不足。 当你想给弟弟传授点经验的时候,无资格感涌上心头,让你打了退堂鼓。当你想接纳一段感情的时候认为自己付不起这个责任,就放弃了。 并且这些放弃,让你更加恨自己,为什么这么没用......所以你得出了结论:我将在这漫漫的人生路上一无所获。
有些人很有自信,觉得自己很能干,于是他去做了,这个信念支持了他,他坚持不懈,排除万难,就真的成功了,并且别人会觉得他很了不起。 有些人缺乏自信,于是做事情瞻前顾后,畏畏缩缩,明明很简单的事情却不敢轻易尝试,在自责和悔恨中不断丧失机会,抱憾终身。 这一切的原因实际上不是自信和不自信的问题,或者说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自信的问题,而是一个内部关系的问题。
我们一般认为有能力就会有自信,其实不是这样,有很多有能力的人都没有什么自信,其原因还是因为内部关系不和谐,有些人却不怕失败,就算失败了对自己打击也不大,所以敢于不断尝试,成功的机会就大很多了。
那么什么是内在关系?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什么影响呢? 简单的说,内在关系就是,真实的自我(是一个系统,包括本能的动机,需要,比如喜欢甜蜜的味道,不喜欢苦的味道。喜欢被人表扬,不喜欢被人批评,喜欢自由,不喜欢受控,和一些社会化的动机,比如我想争取第一名等等)和对真实自我的评价(另一个系统,甜食会损害牙齿,良药苦口,自由散漫不是好学生,无组织无纪律怎么可以,喜欢被表扬是很浅薄的表现。做第一你没有这个能力)两者的关系。 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很难理解的行为,比如有人喜欢吃苦的食物,有人会害怕眼神接触,甚至有人会喜欢被虐待..... 自信对应到心理学的解释,就是内心的一部分有信心得到另一部分的认可和接受。比如有人为什么会喜欢被虐待,因为被虐待会让自己评价自己是个付出者,并且由此产生价值感。 而两者关系的和谐和相互接纳,正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体现。行为上的体现就是真正的自由,自主,自信,自尊。 所以你的问题,是需要通过行为和自我对话来修正内在的关系,而渐渐达到内在和谐。
在此之前,你也需要明白,内在关系来自于外在关系,并且在外在关系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共同构建了内在关系。 比如家长吵架,小孩子都会很难过,原因是因为人越小就会越自恋,总认为家长和睦美满,是因为自己好,爸爸妈妈吵架就是因为自己不好。所以比较冷漠的家庭,孩子往往都不会爱自己,潜意识里觉得是自己不可爱。于是出现了林林总总的问题。并且这些问题又会被你理解和加深,使得更加不爱自己。 爱自己才能信自己。所以接受现在的状况,别说自己羞于每天吃的白米饭,多给自己鼓励,把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的步骤,一步一步去完成,每完成一步,给自己些嘉许,你便会越来越有力量。越来越爱自己,信自己。